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台灣南島民族誌
Ethnography of Aboriginal People in Taiwan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人類學系  
授課教師
王梅霞 
課號
Anth3016 
課程識別碼
105 332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綜201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三年級E群組之課程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首先進行民族誌的閱讀及討論,進而透過下列議題引導學生探討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獨特性。
1. 將臺灣南島民族分類為「階級性社會」和「非階級性社會」的目的及限制為何?這種分類是否假設了社會的封閉性與自足性?應該如何從歷史脈絡重新思考「族群」的界定與「社會」的性質?還有,如何就台灣獨特的歷史發展過程,探討國家、資本主義、世界宗教與當地社會文化相互轉化的過程。
2. 透過親屬、宗教、政治、經濟這些分支來掌握社會文化性質是否適切?當地人如何界定這些領域的範疇(category)?是否可能超越這些分支,從人觀、空間、時間、物質文化等角度來重新思考社會文化性質?進而,如何透過這些面向掌握各族群歷史記憶的機制?
3. 從區域研究的角度,將透過與「南島語族」(the Austronesian-speaking peoples)的研究對話,呈現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性和未來的發展方向,尤其針對某些議題深入分析,例如:家屋、薩滿、獵首、權力的性質。
4. 目前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重要課題為何?研究單位的重新界定(例如區域研究)、理論的深化(例如情緒研究)、應用的議題(例如發展研究)等不同關懷焦點能否相輔相成?
5. 在社區營造、生態保護、文化觀光的潮流下,臺灣原住民族所面臨的是轉機、抑或困境?臺灣南島民族的「發展」是什麼?人類學知識能否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可能性? 

課程目標
參考每週課程內容 
課程要求
每小組必須事先閱讀該週必讀(至少一篇),並於課堂前一日中午前在ntu cool繳交提問,及參與課堂討論。
每小組須選擇兩週作課堂報告(可參考當代相關研究或延伸閱讀,請於報告前一周和授課老師討論),在第三節討論課進行口頭報告、及提出問題討論。
每位同學在學期末繳交一份研究報告,主題為「在這學期上過的這些民族誌裡面,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主題/族群/理論取徑,並用它來分析一個當代你最感興趣的現象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參考每週課程內容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平時成績 
50% 
出席、課堂參與、每周提問、小組報告  
2. 
期末報告  
5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